美国GDP强劲增长背后:Nvidia与Alphabet的买入理由
AI与云计算驱动增长,两大科技巨头展现长期投资韧性
美国第二季度国内生产总值(GDP)同比增长3.3%。这一数据表明,即便在高利率和全球宏观经济不确定性的背景下,美国经济依然展现出强劲韧性。
在这样的环境中,投资者若能将资金配置到具备规模优势、稳定现金流、并能够顺应长期结构性趋势的公司,将更有可能实现稳健回报。以下两只股票正符合这一标准,值得长期买入并持有。
1. Nvidia(英伟达)
Nvidia(NASDAQ: NVDA)已经牢牢确立了其在人工智能(AI)基础设施领域的主导地位,占据了近92%的数据中心GPU市场。这一市场份额优势成为英伟达近年来财务表现持续强劲的根基。
在截至7月27日的2026财年第二季度,Nvidia公布营收达467亿美元,同比大增56%,超出公司此前指引,其按照美国通用会计准则(GAAP)计算的毛利率高达72.4%。英伟达管理层预计,第三财季营收将达到540亿美元(上下浮动2%),主要受益于对Blackwell架构GPU需求的不断攀升。
Nvidia预计,到2030年底,AI基础设施的全球投资规模将在3万亿至4万亿美元之间。而在这一进程中,超大规模云服务商和企业在2025年将近乎翻倍地投资约6000亿美元用于数据中心和计算技术,相较2023年实现显著增长。Nvidia基于Blackwell架构的AI系统,例如GB200 NVL系统与GB300平台,正在被越来越多的云计算服务商和互联网公司用于训练和运行大型AI模型。
此外,Nvidia的专有软件堆栈CUDA(统一计算架构)已成为AI行业的事实标准,全球超过500万开发者在使用,用于优化其硬件以适配不同AI工作负载。在网络解决方案方面,公司同样展现出快速增长。英伟达季度网络业务创下73亿美元的营收纪录,主要来源于客户对Spectrum-X以太网、InfiniBand和NVLink的大规模AI集群需求。Nvidia强调,其网络业务年化营收已突破100亿美元,凸显了其在数据中心向“AI工厂”转型中的战略地位。
尽管美国对最先进GPU出口至中国的限制构成一定阻力,Nvidia正在通过合规版本(如Blackwell架构的B30A)积极应对,并寻求更广泛的监管批准。此前公司已针对Hopper架构推出H20,面向中国客户提供替代方案。Nvidia估计,中国市场在2025年的潜在规模接近500亿美元。
英伟达公司在回报股东方面同样慷慨。在第二财季,Nvidia通过股票回购和分红返还股东资金100亿美元,并新增授权600亿美元的回购计划。
虽然Nvidia当前的市盈率(预期未来收益的39.5倍)估值不低,但考虑到其无与伦比的AI生态系统和强劲的财务表现,这一估值水平仍具合理性。
2. Alphabet(谷歌公司)
Alphabet(NASDAQ: GOOG, GOOGL)作为全球科技巨头,已经稳固确立了其在数字广告领域的领先地位,并在云计算和人工智能领域快速扩张。
在第二季度,公司实现营收964亿美元,同比增长14%,营业利润达312亿美元。这些结果凸显了其商业模式的规模效应与高盈利能力。季度末公司持有950亿美元现金与证券,赋予其持续投资增长与资本回馈的双重灵活性。
Alphabet的核心广告业务展现出强劲韧性。Google Search依旧贡献超过一半营收,并通过AI增强功能(如AI Overviews、AI Mode与Lens)提升用户搜索体验,进一步增强用户黏性与变现能力。YouTube在二季度实现广告营收近98亿美元,同时订阅业务也带来稳定的经常性收入。
在云计算方面,Google Cloud在二季度占全球云基础设施服务支出的13%,同比提升1个百分点。Google Cloud收入同比增长32%,达到136亿美元,受益于全球对AI基础设施与生成式AI服务的旺盛需求。
Alphabet已经将先进的AI技术深度融入其全生态系统,用以提升生产力和效率,并优化用户体验。其Gemini大模型已经驱动Search、Gmail、Workspace与Maps的功能升级。这帮助公司保持庞大的用户基础并拓展变现渠道。Alphabet还在自动驾驶(Waymo)、医疗健康以及量子计算等前沿领域积极投入,为投资者提供下一代科技的长期增长潜力。
公司同样持续回馈股东,二季度通过股票回购和分红返还资金161亿美元。
尽管广告业务具有韧性、云计算高速增长、AI深度整合,但Alphabet的估值水平仅为18.3倍未来市盈率,低于其过去五年平均的23.9倍。
当然,潜在风险依旧存在,包括监管审查趋严、一项关键反垄断案件的潜在裁决、数字广告领域竞争加剧,以及AI对搜索广告长期变现模式的影响。但正因估值折让,投资者如今有机会以合理价格买入这家现金充裕、AI赋能的平台型科技巨头。
综合来看,Alphabet当前无疑是值得买入并长期持有的优质标的。
本文由:配资通 汇编自权威媒体及持牌金融分析师,版权归原作者和网站所有。
配资通网站不对文中信息的准确性和及时性负责。本文旨在信息传播与分享,不构成任何证券、金融产品或工具的邀约、招揽、建议、意见或任何保证,配资通不为任何公司、券商、金融产品背书。投资有风险,客户应衡量自己所能承受的风险独立作出投资判断,如有疑问,请向独立专业人士咨询。免责声明
如若转载,请注明出处:http://111.blog.ohosure.org/7837.html